-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0-04-30 09:00
新余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余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新余调查队
200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呈现企稳回升、加速向好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综合
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484.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18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283.31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167.68亿元,增长16.8%。三次产业结构为6.9:58.5:34.6。人均生产总值达42606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96.21亿元,增长15.5%,占GDP的比重达61.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全年财政收入56.58亿元,比上年增加1.51亿元,增长2.7%,其中税收收入46.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3.03亿元,增长26.6%。财政支出58.67亿元,增长31.5%,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60.7%,环境保护支出增长89.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89.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43%。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呈“
表1: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
涨幅% |
||
居民消费价格 |
-0.43 |
|
|
食 品 |
0.46 |
|
|
其中: 粮食 |
1.27 |
|
|
肉禽及其制品 |
-9.52 |
|
|
油脂 |
-29.21 |
|
|
鲜蛋 |
4.98 |
|
|
鲜菜 |
20.13 |
|
|
鲜果 |
13.06 |
|
|
烟酒及用品 |
0.95 |
|
|
衣 着 |
-3.70 |
|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0.36 |
|
|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2.70 |
|
|
交通和通信 |
-3.41 |
|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0.52 |
|
|
居 住 |
-0.96 |
|
年末从业人员69.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万人。其中城镇29.69万人,增加0.9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48.17万亩,比上年增加0.97万亩;粮食产量60.06万吨,比上年增加2.69万吨,增产4.7%。油料种植面积16.95万亩,减少2.34万亩。茶叶产量197吨,增长27.1%。
全年肉类总产量7.72万吨,比上年增长8.6%,其中,猪肉产量6.33万吨,增长8.6%。生猪年末存栏41.19万头,增长5.8%;生猪出栏73.86万头,增长6.0%。禽蛋产量1.12万吨,增长88.0%。水产品产量3.96万吨,增长0.2%。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占生产总值的5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4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7%,集体企业下降12.0%,股份制企业增长16.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1.4%,私营企业增长33.4%。轻工业增长25.3%,重工业增长17.7%。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169.56亿元,增长18.3%,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74.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4.46%。
主要工业品产量大幅增长,原煤比上年增长27.7%,布增长1061%,水泥增长19.4%,钢材增长29.5%,电解镍增长67.6%,发电量增长44.6%。
表2:200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
原 煤 |
万吨 |
270.93 |
|
27.7 |
|
乳制品 |
吨 |
8059 |
|
31.0 |
|
配混合饲料 |
吨 |
110693 |
|
33.0 |
|
冷冻饮品 |
吨 |
21320 |
|
16.7 |
|
大米 |
万吨 |
187.47 |
|
87.3 |
|
纱 |
吨 |
56699 |
|
50.0 |
|
布 |
万米 |
4012 |
|
1061.0 |
|
苎麻布 |
吨 |
8416 |
|
64.1 |
|
服装 |
万件 |
10091 |
|
24.4 |
|
皮鞋 |
万双 |
516 |
|
-23.4 |
|
油漆 |
吨 |
4294 |
|
21.2 |
|
焦炭 |
万吨 |
251 |
|
53.8 |
|
水泥 |
万吨 |
227.10 |
|
19.4 |
|
生铁 |
万吨 |
642.92 |
|
41.2 |
|
钢 |
万吨 |
685.46 |
|
26.6 |
|
钢材 |
万吨 |
658.22 |
|
29.5 |
|
电解镍 |
吨 |
17242 |
|
67.6 |
|
铜材 |
吨 |
38354 |
|
-16.7 |
|
发电量 |
亿千瓦小时 |
52.39 |
|
44.6 |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7%,与上年持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4.83亿元,比上年增长5.3%;实现利润52.85亿元,与上年持平;实现利税74.77亿元,下降0.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56.76%,下降25.5个百分点。
表3: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利润总额(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
规模以上工业 |
52.85 |
|
平 |
|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4.03 |
|
-55.3 |
|
集体企业 |
0.60 |
|
368.8 |
|
股份制企业 |
19.88 |
|
49.1 |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7.27 |
|
-46.4 |
|
私营企业 |
14.34 |
|
117.9 |
|
年末入园投产工业企业达190家,全年安置从业人数3.73万人,下降5.8%。全年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13.77亿元,增长15.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0.23亿元,增长17.6%;实现利润、利税分别为28.86亿元、33.01亿元。
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34.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44.87亿元,下降15.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07.48亿元,比上年增长43.1%。其中,城镇投资470.38亿元,增长40.0%;农村投资37.09亿元,增长9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8.3亿元,增长3倍;第二产业投资311.65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投资157.52亿元,增长106.9%。
表4:2009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行 业 |
投资额(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
总 计 |
5074784 |
|
43.1 |
|
农、林、牧、渔业 |
383029 |
|
303.8 |
|
采矿业 |
353865 |
|
137.1 |
|
制造业 |
2521933 |
|
8.1 |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40637 |
|
15.8 |
|
建筑业 |
71 |
|
-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62281 |
|
281.2 |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8054 |
|
151.7 |
|
批发和零售业 |
126821 |
|
86.1 |
|
住宿和餐饮业 |
121812 |
|
275.0 |
|
金融业 |
7330 |
|
- |
|
房地产业 |
408719 |
|
28.1 |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2409 |
|
-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471311 |
|
188.3 |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14633 |
|
631.7 |
|
教育 |
101766 |
|
160.2 |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41374 |
|
83.4 |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88363 |
|
143.0 |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20376 |
|
-36.9 |
|
全年新开工项目556个,竣工投产项目595个。实施重点项目131个,完成投资169.1亿元。新钢300万吨薄板工程全面建成,赛维万吨级硅料等重大项目顺利投产;吉阳恒基太阳能电池、力德永磁电机、华电螺杆膨胀动力机等项目加快推进。33个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完成投资45.2亿元,其中仙女湖大道、污水收集管网等7个项目竣工;茶山新城小区、仰天岗大道改造等6个项目基本完工;袁河生态治理工程等顺利推进。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0.46亿元,增长12.0%。房屋施工面积528.13万平方米,增长13.2%;房屋竣工面积91.85万平方米,增长17.4%;商品房销售面积150.66万平方米,增长28.7%。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分城乡看,城市市场消费品零售额63.16亿元,增长17.8%;县及县以下市场消费品零售额31.67亿元,增长23.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7.28亿元,增长14.5%;零售业零售额65.53亿元,增长19.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1.81亿元,增长29.5%;其他行业零售额0.22亿元。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3.8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3.1%。其中,出口10.47亿美元,下降46.4%;进口13.33亿美元,下降40.6%。
全年新批合同外资项目12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4.28亿美元,增长15.2%,其中现汇进资3.92亿美元,现汇进资比重91.53%。全市内资项目558个,实际进资170亿元,增长82.6%,总量和速度均创历年之最,其中省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96.08亿元,增长26.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8.57亿元,比上年增长5.0%。
表5:2009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货物运输量、周转量及增速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旅客运输量 |
万 人 |
2020 |
0.9 |
铁路 |
万 人 |
206 |
8.7 |
公路 |
万 人 |
1784 |
-0.3 |
水运 |
万 人 |
30 |
30.4 |
旅客运输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70928 |
0.1 |
公路 |
万人公里 |
70368 |
平 |
水运 |
万人公里 |
560 |
15.5 |
货物运输量 |
万 吨 |
7323 |
2.1 |
铁路 |
万 吨 |
660 |
6.5 |
公路 |
万 吨 |
6581 |
1.7 |
水运 |
万 吨 |
82 |
-1.2 |
货物运输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1198336 |
1.8 |
公路 |
万吨公里 |
1198067 |
1.8 |
水运 |
万吨公里 |
269 |
-7.9 |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46081辆,比上年末增长26.0%,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5311辆,增长47.0%。民用轿车保有量15784辆,增长52.3%,其中私人轿车11336辆,增长87.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9.1亿元,增长25.5%。固定电话年末用户22.11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8.84万户,年末达到76.79万户。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98.90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7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87部/百人。宽带网用户9.31万户,增加2.42万户。
全年旅游人数达4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旅游总收入22.4亿元,增长8.0%。入境旅游人数1.17万人次,增长13.0%。旅游外汇收入259.2万美元,增长7.4%。
八、金融、保险和证券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75.14亿元,比年初增加76.89亿元。其中,企业存款105.96亿元,比年初增加23.94亿元;储蓄存款205.01亿元,比年初增加37.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81.81亿元,比年初增加90.7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115.06亿元,比年初增加51.95亿元;短期贷款140.5亿元,比年初增加25.38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59.58亿元,现金支出563.40亿元,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3.82亿元。
全年全市保费收入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寿险保费收入6.26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2.04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31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0.37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0.93亿元。
年末全市证券营业网点4家,实现营业收入3.20亿元,增长21.1%;印花税0.67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9359人,在校生56832人,毕业生21113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5626人,在校生21301人,毕业生7672人。全市初中招生13760人,在校生35110人,毕业生10109人。普通小学招生13838人,在校生87447人,毕业生14349人。特殊教育招生110人,在校生60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1789人。
启动了科技创新“543211”工程,荣获“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成功申报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批准筹建全国螺杆膨胀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力德风电研究所,成立了新钢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2个,建成农家书屋252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3.45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0.28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76%;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5%。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0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3个,诊所及其他118个。卫生技术人员432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715人,注册护士1653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141张。乡镇卫生院31个,床位708张,卫生技术人员944人。
全年我市运动员在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3枚、银牌1枚和铜牌1枚,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展开。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14.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2万人,出生率为13.34‰;死亡人口0.68万人,死亡率为5.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36‰。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6.23:100。
表6:2009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 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
全市总人口 |
114.03 |
100 |
|
其中:城镇 |
64.29 |
56.38 |
|
乡村 |
49.74 |
43.62 |
|
其中:男性 |
59.66 |
52.32 |
|
女性 |
54.37 |
47.68 |
|
其中:0-14岁 |
22.92 |
20.10 |
|
15-64岁 |
81.10 |
71.12 |
|
65岁及以上 |
10.01 |
8.78 |
|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45元,比上年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10元,增长10.4%。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3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7.82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2.5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5.92万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农民工3.48万人,增加0.2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1.52万人,增加0.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9.97万人,增加0.0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2.71万人,增加2.19万人。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084人。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42个,床位6635张,收养各类人员6063人。其中,农村养老服务机构31个,床位4879张,收养各类人员4858人。各类不提供住宿的社区服务设施50个。全年3.62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0.41万人;3.71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增加0.22万人。全年救助城市医疗困难群众5443人次,救助农村医疗困难群众3637人次;资助城镇困难群众34335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资助农村困难群众41881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744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21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市水资源总量249300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
全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13.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8%,退耕还林1.07万亩。新增造地0.53万亩,耕地保有量118.98万亩。
城市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解决了1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城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122起,死亡58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06起,造成32人死亡,10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34万元。
————————————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 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